購買服務代替購買產品,為智能產品提供了更多的市場機會。用戶購買產品并非真正需要物理產品本身,而是需要物理產品所提供的服務。智能產品不僅可以更好地服務用戶,還可以更好地獲取廠家支持,不斷改進產品以及產品承載的服務,因此,用戶將更加愿意購買智能化產品提供的服務。
產品智能化為企業創新提供巨大機遇
互聯網的發展已經對企業產生了巨大影響,智能化是信息化發展中繼互聯網之后的又一波重大技術浪潮,預計將對企業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也為企業創新提供巨大的機遇。
1.產品從硬件為主轉變為軟硬并重。軟件定義功能成為未來產品的方向。未來的智能產品主要由物理部件和智能部件組成,物理部件為傳統的機械部分,智能部件為新增的由傳感器、處理器、儲存器、通信部件和軟件組成的模塊。智能部件可以感知物理部件的工作環境和工作狀態,可以根據用戶的習慣調整物理部件的最佳工作方式,可以通過網絡接受廠商的服務支持,未來還可以自我學習。從發展趨勢看,軟件將控制物理部件的運行,決定物理部件的功能。從手機的發展歷史可以感知該趨勢,手機已經從過去的電話發展為當前的智能終端,對于智能手機而言,硬件只是一個平臺,直接為用戶提供服務的是手機操作系統和各種應用軟件。
隨著智能部件占產品的價值比重越來越大,制造業的性質也將發生重大變化。一是成本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傳統工業制成品的特點是原材料占產品比重高,邊際成本成為決定價格的主要因素,而信息產品具有“高固定成本、低邊際成本”的特征,規模經濟的效應非常突出。二是智能產品開始具備網絡效應。傳統工業企業容易形成細分市場,形成差異化競爭,而智能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具備軟件業的網絡效應即需求方規模經濟,容易導致“強者恒強、贏者通吃”的產業特征。產業特性的變化無疑將對企業競爭產生巨大影響。
2.企業與用戶關系從一次性交易轉變為長期服務。在傳統的工業時代,企業通過市場賣出產品,企業與用戶之間只存在簡單的服務關系,如產品質量保修等。產品智能化將企業與用戶從一次性交易關系轉變為長期服務關系,用戶的產品通過網絡始終與企業的服務器相聯,在技術上稱為端與云的關系。企業為用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包括遠程計算和存儲、遠程診斷、遠程升級等。許多制造業產品特別是機械設備、耐用消費品等,不再是“一次定型”的產品,而是在網絡支持下“不斷進化”的產品,以生產廠家為核心的后臺服務網絡是產品能力和生命力的重要支撐。用戶的消費行為發生了重大變化,從主要關注產品的質量轉變為關注產品的全生命周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