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集團董事長官慶表示,中國建筑一貫高度重視品牌建設工作,將打造“中國建筑”品牌,助力“中國建造”品牌作為不可推卸的時代責任。
中國建筑在國內建筑行業率先導入CI戰略,實施文化融合與品牌統一,強力推進“中國建筑”品牌建設,為企業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形象基礎和文化基礎。
面向新時代,中國建筑樹立了全新的品牌建設目標:到2030年成為世界投資建設領域的第一品牌和中國建筑業改革發展與推動我國城鎮化建設的一面旗幟。
徐工集團總經理楊東升說,徐工一貫重視品牌品質。近年來又重塑品牌發展戰略,以“高端、世界級品牌”為發展目標,聚焦塑造“品質、創新、價值、責任”的品牌核心價值,致力于代言中國實業,打造一個源自中國的世界級工程機械品牌。
當然,立志創品牌,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意味著大量、長期的資金、精力投入。要忍得住投資期的寂寞和痛苦,才能換來回報期的豐收和喜悅。
對此,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深有體會。他說,海爾產品走向國際市場,已有近30年時間,目前已成為國際市場上中國品牌同類產品中份額最高的。“過程中我體會最深的就是兩點:一是觀念,二是模式”。
張瑞敏說,海爾為了創立品牌,在不少國家賠了很多錢,“但這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創品牌,就必須建立網絡,獲得當地用戶的信任。這個不是金錢能買到的,必須靠時間,慢慢去讓用戶認識你。”他說,一些企業做訂牌、代工,短期內可以保證利潤、現金流,但長期來看是無法創立品牌的。
以質量為核心,以創新為動力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質量管理司司長黃國梁認為,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持之以恒地提升質量,十分專注地自主創新,才能成就中國品牌。
品牌中國戰略規劃院院長、著名經濟學家汪同三也認為,在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基本建設框架內,推動中國品牌的發展和崛起,首先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必須堅持創新引領,以質量為核心,以創新為動力。
這正是許多在品牌塑造方面有成功經驗的國有企業共同的感受。
華僑城集團總經理姚軍說,作為以文化旅游為主營業務的中央企業,華僑城集團始終堅持“優質生活創想家”的理念,把“優質”作為品牌發展的第一要義。他表示,華僑城并不盲目追求單次投入的規模,而是基于質量標準和市場需求對產品進行持續投入和不斷創新,以品質贏得信任和口碑。這是華僑城能夠得到社會各界認可的關鍵要素。